雨污分流改造是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、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。今年,红山区加快进度、提高效率,确保雨污分流改造如期完成,提升城市内在品质。
过去,红山区城区的排水系统采用的是雨污合流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因年久失修,排水管道及排水设施老化、破损严重,雨天管道排水不畅,道路积水。根据这一情况,红山区决定分四年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工程,结合城区排水规划,实行雨污分流制,利用原有合流管道作为污水专用管道,新建雨水管道和雨水暗渠,优化城市污水收集系统,满足排水要求和交通需求。
今年是雨污分流工程的收尾之年,红山区计划启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2公里,启动3座雨水泵站建设。2022年雨污分流工程计划将分两批次逐路进行,以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。上半年主要启动新华路(哈达街-长青街段)、红星路(解放街-钢铁街段)、哈达西街(公交场站-园林路)、清河路(三道街-钢铁街段)、长青街(昭乌达路-清河路);下半年计划启动站前街(宁澜路-新华路段)、钢铁街(海关胡同-新华路段)、松州路(钢铁街-哈达西街)、一道街(步行街-清河路段)、火花路(三道街-钢铁街段)、哈达街(松州巷-清河路段)。目前,已开工的雨污分流工程新华路(哈达街-长青街段)已完成大部分工程量,进入收尾阶段,预计本月底可恢复通车。红星路(解放街-钢铁街段)工程进入了开槽阶段,正在有序推进。
“我们采取了交通优先、环境优先、效率优先的‘三个优先’原则,以错峰施工、交叉施工、半幅施工等方式,确保施工安全及进度,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。”红山区住建局城建股工作人员于海龙告诉记者,“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后,中心城区主干路将全部实现雨污分流,易涝点将全部消除。”